2012年3月15日 星期四

社會民眾 / 相關討論

SARS時代的醫療座談會(6)
社會民眾 / 相關討論︰
「改革」給人一種與醫界對立的感覺
陳定信院長︰
醫療體系是社會縮影,我們醫界也不乏唐吉訶德式的人物,明知不可為而為。對於醫療改革我有些個人看法,我認為「醫療改革」委員會,最好能夠以別的名稱來命名,「改革」二字容易給人一種與醫界對立的感覺,增進醫療品質必須醫界和民眾一起努力,而不是醫界單方面打拼就可以成功的。
增進醫療品質醫病雙方共同努力
賴其萬教授︰
我剛回國的時候,總覺得醫界有很多壞的習氣應該要改進,這幾年來透過醫療服務,目睹許多要求不合理的病人,也讓我深深感覺到增進醫療品質,確實是要醫病雙方面共同努力,這就像一對夫婦婚姻出了問題去找精神科醫師幫忙,精神科醫師不會只有治療先生,而不問太太。我想請問兩位代表的社會人士的學者,站在病人及一般大眾的立場上,你們認為醫界應該怎樣改變,才能符合大眾的要求。
追求效率身處封閉的文化無法體會病人心情
侯文詠先生︰
醫病之間的問題,歸結起來還是教育問題。醫界人士應該以準備和病人及家屬溝通的態度來工作。比如說,醫師為病人開刀,先會要求病人和家屬簽署一張同意書,上面寫了很多動手術可能會發生的風險,任何人讀來都會感到非常嚇人。這樣態度就是對病人明擺著︰「你就看著辦吧!要不要做隨便你。」幾乎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我以前是一個麻醉科的醫師,經常會拿這樣的文件給病人及家屬簽字,自己習以為常;有一天當我的母親要動手術之前,換成我要簽署這張同意書的時候,才深深的感覺到這是一種不準備跟病人溝通的協議書。現在的台灣醫界因為追求效率,長期身處於一個封閉的文化,無法真正體會到病人的心情,這或許是病人希望醫界改變的基本態度。
醫師應該擔負起健康教育的工作
曾敏傑教授︰
醫師每天都要面對許多不同需求的病人,尤其是前來看病的人因為身體不舒服,在言詞上不見得非常講究,對於醫師而言,病人所帶給他的壓力而產生一些不愉快的看病經驗並不足為奇。醫療改革促進會比較關心結構性問題,我們這個關注的是整體的醫療環境有沒有改善;至於零星的醫病關係個案,並不是我們特別想要處理的。台灣的教育卻是沒有教導我們的民眾,在生病的時候如何去選擇一個好的醫師。如果我們的民眾知道如何去分辨怎樣的醫師才是好醫師,我相信對於促進醫病關係會有很大的幫助。國外的醫師花了滿多的時間在教育病人,告訴病人你為什麼會得到的病?以後要怎樣預防?而我們的醫療體系只能夠允醫師在很快的時間之內,找出來病人的問題。這種對民眾的健康教育應該由誰來做,卻是值得我們社會一起來關心。我認為臺灣醫師的角色應該適當的重新定位,除了醫療照顧之外,應該擔負起健康教育的工作。
有良知的醫界人士必須沒有「業績」壓力
黃富源教授︰
在這一次SARS肆虐期間,媒體卻是把醫師和護士相當程度的污名化,讓社會大眾覺得醫師和護士在病人需要他們幫助的時候逃掉了,不管他們了。媒體報導的並沒有完全錯誤,但是他們卻沒有相對的報導這些落跑的醫師和護士是在怎樣的情況之下才會出此下策呢?一般人在醫院沒有提供良好的防護設施之下,會不會也像他們一樣寧願保護自己安全?至少我沒有特別發現,媒體對於那些默默守在病人身邊照顧他們的醫護人員,以相對的篇幅來肯定他們。我完全同意許重義校長所說的,期待一個有良知的醫界人士,必須要讓他沒有業績壓力。我們願不願意重新來思考,全國各醫療單位都能像和信醫院一樣,不讓醫師有業績壓力,都有固定的基本薪水。如果醫院對醫師的敘薪還是一樣論件計酬、採取抽成制度,我們的確無法期待可以喚起醫界的良知。
醫師的敘薪上應給予一定的保障
陳榮基院長︰
臺灣的醫師績效分紅制度最早是從馬偕醫院開始的,到後來長庚醫院起而效法之,並且發揚光大。或許我們今天應該形成一個共識,透過醫界的力量,呼籲臺灣的各大醫院在對醫師的敘薪上,給予一定的保障;只有在少數的比例上,才小幅度地實醫師績效制度。
鼓勵醫界動筆透過輿論的影響爭取大眾的支持
郭明裕醫師︰
醫界都一直躲在自己的象牙塔裏,不熱衷參加政治活動。這幾年來全民健保制度的改變,對於醫界的傷害相當大。往往醫界想要做一些事,處處碰壁;但是透過有力的民意代表,事情就很快辦好。醫界有良知的力量,保有對政治的影響力之外,我們應該鼓勵醫界人士養成動筆的習慣,將我們的想法寫出來,透過輿論的影響,爭取大眾的支持,促進醫病的了解

陳定信院長:
臺灣的立法委員醫界出身的人很多,只是他們到了立法院,就又不同文化了,不一定為醫界說話。

陳呈峰醫師:
醫界應該有自己的獨立力量,不必當政治人物的附庸,否則很容易被貼標籤,不見得能成事。

侯文詠醫師:
如果我們能夠直接說服群眾,這種力量比政治力大。
健保局提撥經費做為衛教基金
陳昱瑞教授︰
健保局應該提撥一定的經費做為衛教基金,或是醫療諮詢專線,責成各大醫院進行衛教工作,對於百分之八十不需要到醫院看病的人,也可以透過醫療專線,加以紓緩。藉此我們也可以了解就醫民眾真正的想法。
提供更高水準的醫療又能夠維持醫院的經營
黃達夫院長︰
我回國服務十三年,一直希望能夠建立一個以病人為中心的醫院,我們的同事向心力越來越強,對於醫院的中心思想都非常支持。不少人誤解我一定要有很多財力做後盾,其實和信醫院是從零開始的。我們雖然不以營利為目的,但是我們的財務越來越健全。我們和健保局希望能建立互信的關係,論質計酬的原型就是由和信醫院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規劃和估算出來,向現在的張鴻仁總經理所提出的。我非常清楚地了解,這十三年來,我們已經做到了提供更高水準的醫療和服務,同時能夠維持醫院的經營。
我一直在仔細的聆聽各位的發言,能找出更多為什麼做不到的原因,而我可以相對地提出我的方法,希望能夠影響台灣社會。我的心願是和信醫院能夠照這樣的中心思想一直發展下去,永續經營。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從全台灣的醫療環境都變好,那麼我們未來的同事,才比較不會那麼辛苦。大家也許會很納悶,為什麼和信醫院能夠把理想和實際結合起來,而別人就不可以;對我來說,我更需要知道,別人做不來的原因是什麼?我可以幫上什麼忙?
民眾究竟願意付出多少的醫療投資?
許重義校長︰
我想問題可能出在,如果一家醫院希望一年能夠賺進十億元,但是實際上只賺進了五億元,就感到非常不滿意,那麼就永遠談不上什麼高品質的醫療與服務。我剛回國的時候,向黃達夫院長討教怎樣經營醫院,他教我去借錢來辦醫院。
旅美學人經常說,台灣民眾的年收入平均有一萬三千美元,但是我們卻生活在一千三百元的環境裏,而我們的醫療環境只有一百三十元。對我們醫界來說,我們的醫療設備、醫療技術有一萬三千元的水準,但是我們的民眾只願意付出一百三十元的醫療投資。如何來進行醫界和就醫民眾及家屬之間的溝通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