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3日 星期日

QUEST FOR COMPETENCE IN MEDICINE: Tasks and Hurdles for Asia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黃達夫教授於2012年四月廿二日以錄影演說在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r Medical Education in East Asia發表。

追求醫學競爭力:亞洲的任務和障礙

黃達夫 (台灣醫學院評鑑委員會主任委員)

Medical Education 

The essence of medical education is fundamentally an effort to convert a student from knowing very little about medicine and the respect for life to someone who can understand what medicine is about, how to value life and to begin her/his quest for competence as she progresses in life. Therefore medical education has a clear purpose and that is to confer on and equip that person of interest with the ability to pursue her/his life in the art of healing with ultimate satisfactio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should be therefore a continuum of learning. The testing and licensing of a physician’s competence is merely a necessity and a social obligation, not an authorization that s/he is mature and harmless.
Definition of Competence 

What is competence in medicine? Its definition is a simple yet at the same time a complex one. It connotes the ability to heal, to care for the sick and to help solve other health-related problems for the patient. A physician is considered competent when s/he is professionally knowledgeable, skillful, dutiful and altruistic [1]. To seek competence, a physician-in-the-making as well as a senior physician should be, in her/his pursuit, engage in endless, relentless and ever expanding effort toward perfection. The search for professional perfection has no endpoint. It is, indeed, a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Humility is a necessary companion. It is a conserving activity of goodness, beauty and truth in the effort of preserving life and human dignity [2,3]. Competence implies observation of ethical behavior.

Can competence be measured? The answer is yes. Can it be tested? The answer is a difficult one. One can test for the minimum of competence. One is, however, at a loss to find a metric for higher achievement. Competence is, however, perceivable by the discerning observers. 
The Quest for Competence 

As implied above, the quest for competence is endless and far-reaching. It entails a profound self-derived and intensely motivated desire to learn as a pre-requisite from the standpoint of the learner. Both the academic and working environment as a counterpart has to be free, attractive, warm and highly conducive to the learners who wish to learn. Mentors or role models should be abundant among the faculty whose eagerness to teach is matched by the motivation of the learners as a team of educational activity. The exchanges between learners and faculty should ideally be without boundary. General and in-depth knowledge and skill should be abundantly available on campus at all times. Educational funds should be in step with the richness of learning. Such conditions or requirements may sound idealistic and daunting for a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The more requirements the institution possesses, the less hindrance there will be in the combined quest for excellence.
The Learner and the Environment 

What then is the driving force for competence? As the quest for competence is lifelong and the environment may be there for choosing, the driving force must come from within the learners themselves. Therefore, the attributes of the learners will determine how successful the result will be. “Input determines the output” [4]. The center of the quest for competence lies in the learners and the environment that supports them. In a diverse society with infinite opportunities ahead, the search for a good match between the learner and her/his environment is paramount. Right person finding the right place of learning and working can lead to infinite pleasure and happiness.

No doubt in my own mind that the environment for learning and working occupies equal importance for the quest for competence. I have observed many masters who originate from an excellent match when learners’ strong desire to excel is amply supported by the environment in the direction of their pursuit. Dr. Jim Yong Kim is apropos a testimony of the best interaction. Let us examine President Obama’s nomination of Jim Yong Kim to lead the World Bank closely. Dr. Kim is a magna cum laude graduate of Brown University, MD of Harvard Medical School, a PhD of Harvard Anthropology, a McArthur fellow, a co-founder of Partners-In-Health with Dr. Paul Farmer and finally the President of Dartmouth College. It is indeed a great example of an exceptional learner growing through a series of great institutions, resulting in a much-deserved reward for his single-minded hard work for the welfare of the world. 
The Spectrum of Competence 

Competence can have a very wide spectrum. Competence in medicine can be shown in clinical science, in research, in public policy, in administr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medicine . . . In the world of today, medicine touches our lives in infinite directions.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should be open to all possible directions of pursuit coming from their students. The properly monitored bottom-up restructuring of curriculum is necessary. Such restructuring ensures a mechanism of continuous reform of education to meet the demands of the ever-changing world and of student-centeredness.

Thus, competence not only denotes the quality of product in medical education, that is, the graduates, it also implies even greater needs for competence demanded of the medical schools as an institution that provides diverse education demanded by this progressive world.

Tasks and Hurdles facing Asia 

In Asia today, while the call throughout the region is 1) to raise the standards of our health of our citizens, 2) to upgrade the quality of graduates from the medical school and 3) to ensure that the health centers and hospitals are capable of providing safe and effective care to the public, the call rather should aim more strongly and directly toward the schools that prepare the human capital for its society. At the turn of the 20th century, we saw a glimpse of such effort in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PUMC) founded in 1906 with funds later coming from 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 and led by a group of able educators, for example, William Welch of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and his former student, Simon Flexner, of the Rockefeller Institute [5]. Within a short time, a world-class institution was quickly evident. Due to the societal unrest shortly after its founding, including the World War II and the civil war in China, the initial faculty and students had faded away. In recent years, we see the effort of rebuilding the school.

The medical schools in Asia in the recent 20-30 years have made remarkable progress and have risen to meet the demand of our growing economies. The wealth has also provided better support for both the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funds for health care. However, these academic institutions tend to focus on meeting the societal service demands, but less able and willing to provide education that can exert long-term sustainability and self-renewal. These hurdles do not just come from the outside political or social environment. They more importantly come from within the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themselves. The recognition that these institutions should concentrate on building a diverse faculty whose devotion should not only be to the quality of service but also to producing graduates whose later responsibilities are multi-fold and divergent. Currently the majority of schools with their health centers behave as mere stations of service. They in general have forgotten their major role to the society is not the expansion of clinical services but the production of future quality health workforce. They have disappointedly turned into financial and service institutions, not institutions of learning whose primary purpose is to produce leaders and human capital that aim to promote the ultimate health of their respective society [6].

Conclusion 

Asia has been successful as a region of rapid economic growth. The urgent task now is to concentrate on making its economic growth sustainable. Asia eventually should not be the center of inexpensive labor. The institutions of learning should always be the center of this necessary transformation. Medical education above all should be a leading component of this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The leading medical schools and their health centers in Asia should move away from just focusing on service work for the present but should defiantly and more arduously head toward their primary mission of learning, of providing their respective society competent leaders and workforce in medicine responsible for the health of future society.

References:

1.     Robert Coles and Randy Testa, A Life in Medicine: A Literary Anthology, New York: New Press, 2002

2.     Neil Postman. Teaching as a Conserving Activity, Delacorte Press, 1979

3.     Howard Gardner, Truth, Beauty and Goodness Reframed, Perseus Book Group, 2011

4.     E. A. Stead. We Produced No Single Product, 1978, Editors: Wagner, G. S. et al, citing from Stead’s essay published in Medical Times, 94: 1001-1004, 1966

5.     Mary Brown Bullock, An American Transplant: 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 and the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0

6.     Kenneth Ludmerer. Time to Heal: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2012年3月22日 星期四

七月的故事

……我會永遠記得她用生命最後一個月所教給我的一切。

/ 毓璇 (陽明大學醫學院實習醫學生 )


這是一個屬於和信醫院一般醫學病房20107月的故事。

初識 7/6白天
這天輪到我第一順位接病人,晨會後住院醫師學長先帶我瞭解病人的簡單病史。她是一位46歲患有乳癌的病人,合併肺、肝、骨轉移,做過五次化學治療,前一晚因為發燒至39度而入院,胸部X光看到增加的肋膜積水。
之後我們便前往病房和病人打招呼,瞭解目前狀況。第一眼看到她,是一位戴著青草綠色頭巾,稍瘦,略喘,咳嗽頻繁,但看起來有活力的病人。對我們很親切,而且對自己的病史及不適描述地非常清楚。還記得當時學長開玩笑地說我「出運了」,遇到一位和善的病人。
下午我們幫她抽肋膜積水以幫助診斷,學長用超音波確認位置後,便先至護理站準備抽水用具。我發現她的表情突然變得很僵硬,原本試著和她聊天,她卻變得沈默。我問她是不是很緊張,她突然開始哭泣,輕輕地點頭。我立刻握住她的手,另一手放在她肩上,一邊告訴她學長目前抽水的進度,一邊安慰她,輕撫她的肩膀,陪她度過整個抽水的過程。
記得抽完水後她趴著的枕頭都濕了一大片了,不過抽水後的輕鬆也讓她恢復笑容。後來我拉了張椅子開始詢問病史細節,驚訝地發現病人對病程經過相當清楚,敘述非常有條理,原來她是一位財務會計經理,平常做事態度就是有條不紊。幫她做身體檢查時,我第一次看見她乳房的腫瘤。大片的黑色壞死組織混雜著潰瘍傷口,紅腫的皮膚上能清楚看見一顆顆突起的轉移癌,她的癌細胞就像一隻張牙舞爪的猛獸,雖然沈默卻毫不遮掩地吞噬她的健康,向醫學囂張地挑釁。其實除了左胸的傷口,除了咳嗽、肋膜積水和發燒,除了較高的白血球和肝指數外,她沒有什麼不舒服,生活也都能自理。最急迫的問題好像就是找到發燒原因,讓她能繼續進行化療。

疼痛 7/6晚上
當天為了完成住院病歷,我大約十一點左右才準備離開。離開前我回到病房看看她的狀況,意外發現她面帶痛苦的表情蜷縮著,正在流淚。我焦急地問她怎麼了,她氣若游絲,斷斷續續地說自己很痛很痛。當下我安慰她我們會幫她解決問題,然後到工作室找學長。學長知道後,立刻放下手邊的事情去看她。學長向她解釋會開針劑嗎啡止痛,而且告訴她疼痛也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之一,所以不要害怕使用止痛藥。聽了我們的解釋,她終於釋懷願意使用止痛藥物。一個小時後我又進去看她,疼痛已經緩解許多,她開心地謝謝我們及時解決她的問題,我也再次解釋我們對疼痛的重視。醫病之間的互信關係就在這一天半夜建立起來。

尋找 7/6-7/10
肋膜積水的報告證實是癌症造成,沒有感染跡象;周邊血液培養以及痰液培養都沒有致病菌;咳嗽症狀也在抽水後緩解許多;腹部超音波沒有看到腫瘤外的異常,白血球降至正常範圍,我們找不到可能的感染源。她沒有其他不適,但是體溫依舊維持每天燒到38.5度。每天去看她時,她總是跟我說今天又發燒了,發燒的時候會覺得比較虛弱,全身熱熱的,可是退燒後又沒有其他不舒服。她喜歡聽我說明每天檢查的進度,我也會在每項檢查前清楚告訴她檢查的原因和目前考慮的方向,每次解釋完,她都能很快理解並接受,並感謝我們對她的照顧。有時候我甚至覺得因為我和學長常常為她解釋,她對我們的信任和依賴還超過主治醫師呢。
尋找發燒原因的過程也遇到了小插曲。因為苦尋不著發燒原因,我們請感染科醫師來看她。感染科醫師問我:她身上是不是有人工血管?我才發現自己竟然疏忽了這個極有可能的感染源。當下我非常自責自己竟然犯了一個顯而易見的錯誤,幸好後來人工血管培養並沒有找到細菌。不過這個刻骨銘心的經驗大概會讓我以後再遇到發燒病人時,不會再忽略身上的管路了!
這段時間她雖然經常發燒,卻沒有嚴重影響生活。她的大女兒和小兒子每天都會來醫院陪她聊天、玩耍,她的先生每天晚上也都會來醫院陪她吃晚餐,走一走,然後再帶兩個孩子回家。每天晚上經過她病房前,看到共享天倫之樂的畫面,我都會覺得她好幸福。那個週末我在醫院值班時還在大廳遇見小兒子推著她出來散步,我和她打招呼並稱讚小兒子好乖好懂事,她開心地笑到嘴都裂了。

回家 7/11-7/13
我們排除了所有可能原因後,她還是每天發燒,因此診斷可能是腫瘤熱,開始給予退燒藥(diclofenac)控制。
燒退了兩天後,主治醫師決定預計7/15讓她回家。我們開始積極地為她回家做準備,開好出院醫囑、出院計畫單、出院的氧氣醫囑單,雖然忙碌但我很為她開心。我告訴她這個好消息時,她好高興終於可以回家了!

意外 7/14
就在預計出院的前一天中午,她突然在廁所發生差點跌倒的意外。雖然沒有受傷,但是我、護士小姐和大女兒都感覺到,她最近記憶力變得比較差,例如常會忘記前一天有沒有上廁所等等,說話也變得比較慢,於是當天緊急為她安排腦部核磁共振造影。做檢查前,我為她做了簡單的認知功能測試。也許是她太過緊張,計算題有一題錯誤,但整體來說並沒有明顯異常。不過聰明如她,雖然我在測驗前不停消毒,告訴她這些題目可能太簡單,只是為了評估她目前的狀況,但或許因為我問的技巧實在不高明,才問第一題她就直覺地說:這不是在測驗失智症的題目嗎?讓我在心裡大嘆要找到能適當評估病人認知功能的題目實在不容易呀!
當天下午從學校上課回來,第一件事情就是打開影像看腦部核磁共振造影的結果。我震驚地發現腦部狀況遠比我之前想像的嚴重。滑鼠每按一下,我的心就跟著緊一下,一顆顆腫瘤在顯影劑下無所遁形,小腦散佈著許多大大小小的腫瘤,大腦也無法倖免。當時我看到影像時,腦中浮現的是:怎麼辦,她已經準備好要回家了。小孩子都還小,病情這麼不樂觀,如果是我,我怎麼能承受?想到這兒,我的眼眶不禁泛紅。但我還是一廂情願地以為,她可以先回家再回來做放射治療。

轉變 7/15-7/16
但我過度樂觀了。主治醫師覺得這樣的情況下讓她回家過於冒險。所以在原本預計出院的這一天,告訴她腦部轉移和治療方向改變,幸好她還算平靜地接受了。查完房後我偷偷地問她會不會很失望,她雖然口中說還好,表示醫師如果不放心她也不敢回家,但是眼睛已經完全失去了當時聽到可以回家的光采,取而代之的是略顯憂鬱的眼神。
當天我們開始安排全腦放射治療,我又開始樂觀地期待,做完放射治療她就可以回家了。開始做放射治療後,因為擔心有腦部水腫造成顱內壓升高的狀況,我常常去看她,詢問有無頭痛、複視、噁心、嘔吐現象。雖然她沒有明顯的不適,但是我感覺到她的個性和對人的互動開始轉變。以前去看她時,她總是會主動地告訴我們有哪裡不舒服、前一天上廁所和吃東西的狀況,但是這幾天她明顯變得比較冷漠,無法表達自己的不適,幫她做身體檢查時不再積極配合,學長和我向她解釋做檢查目的時,她也不再正向回應,完全不是我以前認識的她。更讓我摸不著頭緒的是,主治醫師查房時她又似乎表現正常。我甚至開始懷疑:是不是我太常進去看她讓她覺得厭煩?還是腦部轉移的打擊太大讓她無法承受?後來回想起這幾天的轉變,也許她當時的情況已經是肝腦病變第一期了。

混亂 7/17-7/19
那個週末我在圖書館唸書,突然接到同學的電話,說病人剛剛呼吸次數掉到10下左右,學姐已經為她抽了動脈血檢查。我立即回到病房看她。沒想到她看到我時,眼神充滿憤怒地對我說:我真不想看到妳!我又沒有不舒服,為什麼要吃藥、打針、抽血?你們為什麼要一直問我哪裡不舒服?當下站在床邊的我愣住了,直覺以為她真的不想看到我。就在我發呆時,她又說:妳不要難過。我陷入一團迷霧,她的言語乍聽之下並沒有不符邏輯,但是這真的是她內心的感覺嗎?
從星期六開始到隔週週一,她的意識狀況每況愈下,肝腎功能也逐漸轉壞,星期一神經內科醫師去看她時,她還有接近正常的言語反應,但是對於身體檢查的所有指令幾乎都無法配合。雖然懷疑可能有潛在感染,但是以她的腦部狀況做脊椎穿刺的風險太高,不宜冒險,因此我們最後決定先停用長效嗎啡,繼續放射治療,再觀察情況是否改善。主治醫師也開始跟家屬討論萬一發生心跳呼吸停止時,不予施行心肺復甦術的相關事宜。

短暫 7/20-7/23
隔天一早她的意識果然在停藥後恢復不少,卻也出現自傷意念。下午身心科醫師去看她時,她的狀況穩定,可以坐在輪椅上對答。從會談的過程中,我發現她其實不記得前幾天意識混亂的狀況,但是對於自己的病情還是相當清楚,知道還要做化療才有機會對抗癌症。提到先生和兒女時,她很清楚先生為了她的病情負擔龐大經濟壓力,並表示自己不想再增加家人的負擔。我還記得身心科醫師告訴她,家人不會覺得照顧自己心愛的人是一件痛苦的事,反而是能多和自己心愛的人在一起久一點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而提到她的大女兒考上師範大學,她立刻像天下的母親一樣開心而驕傲地稱讚自己的孩子,語氣和表情都洋溢著興奮之情。看著她開心的樣子,我突然想到她已經好久沒有笑容了。躲在身心科醫師身後,我悄悄地流下眼淚。當時我並不知道,這是我最後一次看見她的笑容。

危機 7/24-7/26
我們停用了所有可能造成意識混亂的藥物,但是這種比較穩定的狀況並沒有持續太久。
星期六上午值班的同學告訴我當天早上她的抽血報告出現危機值,肝指數在短短兩天內從300左右上升至1094,肝腎都出現急性衰竭。不過她除了黃疸外,意識狀況還算正常。
但星期日晚上去看她時,我發現情況遠比我想像的糟糕,我第一次看見她沒有戴頭巾的樣子,表示她已經無法讓女兒為她戴上了。當時的她雖然還能在我呼喚她的名字時睜開眼睛,還能認得在身邊的是女兒,但是胡言亂語答非所問的狀況非常嚴重,還合併不停的呻吟,極低的血小板值也讓她的牙齦和嘴唇不斷地滲出血珠。我握著她的手喊她的名字,她睜開眼睛發出類似什麼事的聲音,剛說完妳要加油,她又昏睡過去。
隔天才走進病房走廊就聽到她的大聲呻吟和不時出現的尖叫聲,家人、護士、和我們都不停地安撫她,卻無濟於事。鎮靜劑和嗎啡劑量不敢加重,怕會讓她呼吸停止,但短暫藥效過了以後,她又開始陷入瞻妄躁動,不停扯掉氧氣管。我不斷地問自己:我們現在能做什麼?應該做什麼?直到安寧照護醫師向家屬解釋目前的狀況:如果要不讓她痛苦,就必須增加藥物劑量,但呼吸可能會被抑制,而病人也可能會選擇在舒服的時候離開人世。家屬很快同意增加藥物劑量,也同意不勉強她繼續使用氧氣,一切以讓她舒服為最高原則。這是我第一次清楚認清我們已經無法再為她進行任何治療,只能接受疾病自然進程。
當天下班前我和學長一起進去看她,她已經昏睡,每一次的呼吸對她來說都相當費力,頸部的肌肉必須用力地工作,才能供應身體所需。離開病房前往晚餐的路上,我突然有一個念頭:她的病程從住院開始進展速度就遠超過我們的預期,安寧照護醫師說病人容易在感覺舒服的時候選擇離開人世,她似乎很有可能快速地選擇在今天晚上離開。如果我明天早上回到醫院,發現病房已經空無一人,來不及說再見,我一定會很難過,很遺憾。於是,就在這樣單純的念頭驅使下,我拜託當天日班的護士小姐一定要交班給夜班護士,如果她在今晚臨終請一定要通知我。護士小姐問了我的手機號碼後,又追問一句:不管幾點都要通知妳嗎?” ”不管幾點都要通知我,我說。

道別 7/27凌晨
那天凌晨睡前,我特地把手機調到最大聲放在床邊,但心裡其實默默想著:希望它不會響,然後便昏昏沈沈地睡著了。隱約中,我似乎聽到手機在響,立刻反射性地接起電話,但意識還不甚清楚,沒有想到電話響起的可能原因。
”XX病房病人已經過世了。是不是要我們通知妳?當下我立刻清醒,問:什麼時候過世的?  大約一點半左右。掛了電話後,我才發現已經接近凌晨三點。匆匆忙忙換了衣服趕回醫院,平常覺得很近的醫院大樓,突然在今天凌晨變得遙遠。
站在病房門口,我習慣性地消毒雙手後,推開門。
先生和大兒子看到我都站了起來,眼中似乎泛著淚光。這麼晚了還沒下班?先生問我。我笑了笑說:從宿舍趕回來的。不知道你們會不會介意我跟她說再見?先生立刻同意了我的請求。我走近床邊。
她的面容平靜而安詳,眼睛閉著,嘴唇微張,終於沒有痛苦的表情,也沒有呻吟。我把手輕輕地放在她的手上,看著她,決定告訴她我想說的話,我慢慢的,也鼓起最大勇氣說:親愛的OO,妳終於不再痛苦了。妳很幸福,有這麼愛妳的先生,有這麼孝順的三個孩子。希望妳在天堂很快樂。謝謝妳這個月教會我的全部。之後我徵求家屬同意,用手輕輕地摸著她的臉頰,手心還能感受到她留下的體溫。再見了。我輕輕地說完。
離開病房前,我再次感謝家屬願意讓我跟她說再見。還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地方嗎?我問。謝謝,不需要了,先生說:謝謝你們,你們都已經盡力了。我點點頭,笑了笑,離開病房,在家屬面前沒有流淚。
才剛進電梯,我就開始大哭,但卻不是因為悲傷,反而是因為終於說了再見、因為沒有遺憾而平靜的哭。我和病人的故事,終於劃下句點。雖然不是完美的結局,但是她終於解脫痛苦,我也終於陪她走到終點。
也許,在不久的未來,我會遇到很多挫折,遇到不講理的病人,遇到職場上的委屈,遇到工作負擔遠超過我能承受量的時候,但我會永遠記得自己曾經讓病人如此信任我,曾經摟著病人安慰她不要害怕,曾經緊握病人的手告訴她要加油,曾經堅持一定要和病人說再見。
雖然照顧她的一個月裡,我們沒有留下任何一張照片,但現在的我只要閉上眼睛,彷彿就能清楚記得她開心的笑容、痛苦的表情、沈睡的樣子和說話的聲音。
我會永遠記得她用生命最後一個月所教給我的一切。

後記
照顧她的23天中,有很多人一起參與這段過程。他們也都是這個故事的主角。
謝謝各位主治醫師一起參與治療決策並提供專業意見。
謝謝住院醫師學長總是在極度忙碌中願意立刻放下手邊工作和我一起去看病人,一起開立醫囑、執行治療,而且鼓勵我勇敢。
謝謝個案管理師常常提醒我應該聯絡的人和應該處理的事情,也幫忙和家屬溝通。
謝謝社工師和心理師常常來關心她瞭解她的心理狀況。
謝謝值班醫師學長姊們和我討論她的狀況並幫忙處理。
謝謝護士小姐們常在第一時間提醒我病人的狀況,迅速處理醫囑,並通知我病人過世。
謝謝這個月來每天聽我描述病人狀況並支持我、給我意見的朋友和我的家人。
謝謝所有內科的學長姊和同學們一起幫我關心病人的狀況。
最後要感謝我的導師每個星期都會和我討論新發生的問題,讓我無所顧忌地說出自己的心情,除了傾聽外也提醒我應該如何面對病人、面對家屬和面對自己,最後鼓勵我把這個月的心情寫下來和大家分享。
能和你們一起照顧她,我覺得自己是最幸運的人。
寫於2010/8/1

一個見習生的「新生」

當我看到王詠醫師和陳偉挺醫師在和病人講述病情的時侯,我心裡面都在想 他們怎麼做到的? 他們的眼睛很誠懇的看著病人,他們的手會按在病人的身體,講出來的解釋非常的清楚和簡要
/ 鄭瑩薇

我是一位很想當醫生的大二生。 現在在國外就讀,今年暑假回台灣,第一是跟家人相處,第二就是來和信醫院見習一個月。 事實上,這並不是我第一次在和信醫院觀摩。 去年,在前往大學生活之前的暑假,我很慶幸的得到一個機會可以在和信醫院,跟著教學團隊和王詠醫師認識醫學這奇妙可畏的藝術。
今年的經驗與去年見習完全不一樣。 如果問我,我在這兩次的見習過程學到了什麼,我的答覆會是:「太多,多到無法形容,只能親身去體會。」但是,我在這裡想要和大家分享我在這短短一個月所經歷的感受。

對病人的全人照顧,需要用到全方位的服務

吸引我來到和信醫院的原因有很多。 其中就是它對病人的照顧是講求在全人的照顧。 因為現在醫學分了很多專科,病人如果哪邊出了毛病,就去找專科的醫生。 但是在和信醫院的醫師都知道,如果病人一進診間,不但要解決病人的 chief complaint,也要顧慮到他整體的情形。
        另外,和信醫院也講求teamwork 一個醫療團隊,看似多餘,但是非常重要。 每一個團隊不是只有一位醫生,而是一群醫生,還有藥師 個案師和護理師。 在團隊裡,每一個角色是不能忽略的。 大家都願意尋求他人的知識與看法,顯明古人所說的:「三人必有我師。」
        從醫生的角度來看了話,全人的照顧,也要求醫生費盡他自己全人的服務。 看病人是要用到醫生全部六個器官: 眼睛 (see)、耳朵 (listen)、鼻子 (smell)、手 (touch)、嘴巴 (speak),當然,還有腦 (think) 當我看到王詠醫師和陳偉挺醫師在和病人講述病情的時侯,我心裡面都在想 他們怎麼做到的? 他們的眼睛很誠懇的看著病人,他們的手會按在病人的身體,講出來的解釋非常的清楚和簡要,解決病人對自己身體的疑問。 當然,他們的頭腦也從來沒有接斷過,一邊要分析病人的病情,另一邊要想出解決方法,真的是multi-tasking的寫照!

志工團隊的默默付出帶來醫院另一種力量

        我這次來醫院見習,不但跟著教學門診/教學病房學習,也要當志工。 每個星期三下午從一點到四點,我到一樓的服務台和兩位又青春又有活力的阿姨擔任志工。 他們都會跟我分享他們的心路歷程,耐心地協助我破破的中文,和引導我如何做有智慧的生命抉擇。 跟他們一起服務使我看到他們無私的付出與犧牲,也見證到「施比受更有福」 的道理。 在一樓服務台,和志工阿姨以及組長 (警衛哥) 服務是我禮拜三的享樂。 我從他們身上見識到另一種在醫院裡的生命力。 如果少了社工部和一群穿著粉紅色制服的阿姨和叔叔們,和信醫院就不會是今日的和信醫院。

2012年3月15日 星期四

後SARS時代的醫療座談會 會議記錄

SARS時代的醫療座談會(1)

Post-SARS Health Care Conference


l      主辦︰財團法人黃達夫醫學教育促進基金會
l      時間︰200371213
l      地點︰台北亞都麗緻飯店
l      主持人︰賴其萬 (辜公亮基金會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神經學主治醫師 )
l      與會來賓 ( 依報告順序 )
l      黃達夫 ( 辜公亮基金會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 )
l      李建賢 ( 台北榮民總醫院副院長 )
l      王榮德 (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院長 )
l      陳榮基 ( 三峽恩主公醫院院長 )
l      黃富源 ( 行政院SARS疫情防治及紓困委員會顧問 )
l      郭明裕 ( 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常務理事 )
l      許重義 ( 台北醫學大學校長 )
l      侯文詠 ( 專業作家 )
l      曾敏傑 ( 台灣療改革基金會副執行長 )
l      陳世敏 ( 慈濟大學傳播學系主任 )
l      盧世祥 ( 財團法人新聞公害防制基金會執行長 )
l      林鶴玲 (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
l      陳定信 ( 台灣大學醫學院院長 )
l      宋瑞珍 ( 成功大學醫學院院長 )
l      廖運範 ( 長庚醫學院內科教授兼肝病研究中心主任 )
l      宋維村 ( 台灣大學精神科副教授 )
l      林啟禎 ( 成功大學醫學院學務副院長)
l      何橈通 ( 陽明大學醫學院院長 )
l      葉金川 ( 慈濟大學公衛系教授、仁濟院院長 )
l      蔡素玲 ( 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執行長 )
l      王國照 ( 高雄醫學大學校長 )
l      陳昱瑞 ( 長庚醫院台北、林口院區院長 )
l      執行︰詹碧雲 曾裕娟 封安珍
l      紀錄︰鄭春鴻  ( 辜公亮基金會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顧問 )



歡迎詞
賴其萬教授
本研討會邀請醫界集思廣義,目的在檢討這一次世界瘟疫SARS侵襲下,臺灣各種防疫措施的表現,以及社會各界的不同反應;同時也希望對於未來台灣面對不同疫情,尋求更合理、更有效、更人性化的防疫政策。「進步並不是只有改變,而是在記取教訓。」那些不記取教訓的人,是注定要重蹈覆轍的。在研討會之前,讓我們起立為在這一次SARS事件中不幸罹難的醫師及國人表示默哀。
什麼是後SARS時代?它到底有些什麼意涵?
我願引述王崑義先生的話 ( 2003年78,自由時報「鏗鏘集」):「通常,在一個時代結束之後使用一個『後』字,它暗示著是一種階段化,一個時代的劃分方式,由於人們無法理解未來的時代具有什麼樣的特質,於是就把前時代的名稱冠上一個『後』字,如後冷戰、後九一一、後現代等名稱。
「當然,這樣一個劃分的方式,反過來是可以產生解釋新時代基本的體制變動、歷史的發展趨勢,以及對新時代所需具備的普遍的知識等,有了這些基本的知識,才能逐步建構出新時代所具有的特性。」
我們也同樣相信,這一次的研討會也將為台灣建構一個為時代所需要的國民特性以及醫療倫理價值。
SARS侵襲台灣期間,和信醫院的黃達夫院長經常和我很焦慮地討論台灣的醫界和國人的種種失序的現象。這讓我們想起,九二一大地震的時候,臺灣人曾經令人感動地手連手、心連心,團結在一起;然而,我們原來的那一股同胞愛,在這一次SARS期間失色了不少。
本次研討會邀請的貴賓都是臺灣醫界各領域的意見領袖,我們深切地期盼,從大家提出的寶貴意見,透過跨領域的溝通,為台灣未來的防疫政策提供一條明路,這樣才對得起在這次SARS事件中犧牲的國人。

議題︰公共衛生防疫政策

SARS時代的醫療座談會(2)
第一議題︰公共衛生防疫政策
主持人︰黃達夫院長 ( 辜公亮基金會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 )
台北榮民總醫院副院長李建賢是急診醫學的專家,他在這一次SARS事件中參加在松山醫院的防疫活動,目睹SARS前來急診的情形,並且參與照顧。必能提供我們許多寶貴的經驗。
引言人()︰李建賢副院長 ( 台北榮民總醫院副院長 )
SARS風暴在我國已漸趨平息,舉國上下正殷切地期盼能早日從世界衛生組織(WHO)之疫區除名,在此人人都鬆了一口氣之際,仍有一部分「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憂國憂民之士不敢稍有鬆懈,深怕不小心又有「地雷」病患引發感染,而使得一切努力與希望一再地破滅延後,拖累民生經濟。
急診室是疫情控制的前哨站
事實上,到了疫情的尾聲,整個防疫的重點已轉向安養院及榮家的長駐病患,理由是關渡與陽明兩所市立醫院之院內感染事件均與某療養院轉入的病患有關。榮家與安養院安置的都是年高體弱的慢性病患,身體的抵抗力本來就不如常人,感染了疾病也不一定會發燒,或許,只是有輕微的生理學上的反應,不容易察覺,等到病情嚴重時,已在不知不覺中將病毒散播開了,這些病患很多是鄰近急診室的常客,因此,轉診後最先受影響的,也是急診室的醫護、工友、病患及其家屬。此外,有一些境外移入的感染源,入境時或許處於潛伏期,病患完全沒有症狀;也可能有輕微症狀,但未據實申報。入境後一旦發病,絕大多數是到急診室就診,無形中,急診室變成「第二道檢疫國門」,關係著疫情的升溫與擴散,不能不多加注意。基於上述兩個理由,我們絕對有必要針對各大醫院急診室的病患,實施嚴格的感染控制措施。
院內感染控制的漏洞
  傳統的院內感染管制機制,只是將住院中病患的感染率加以報導,發現異常時,感管人員才介入處理,根本談不上主動預防感染,對於急診室的病患,並未列入監控的範圍,國外的制度與措施全盤移植到國內,而未就國情加以修正,這是十分不妥的。國外的醫院裡,急診室的病患很少滯留超過八小時,反觀我國,各醫學中的急診觀察室已然「病房化」,許多醫師為縮短病患住院日數,刻意要求病情複雜的急診病患在急診室完成所有檢查及會診,如此一來,病患滯留急診觀察室超過二十四小時者,比比皆是,遇有類似SARS這樣高傳染力的感染源,在病患間距不足、空調超量使用的觀察室中,很容易導致星火燎原。因此,未來的急診作業務必管制門禁,減少陪病訪客、減少空調負擔及環境污染,提昇病患收治的效率,嚴格要求急診室設置負壓隔離房。對於不明熱,應維持發燒篩檢作業流程、規劃動線,以及早控制可能的感染源。
感染科醫師的角色重定位
  在現行健保制度之下,幾乎全國所有醫院都已採行績效給付制度,業績成為醫師薪資高低的衡量標準。感染科醫師既無特殊處置步驟,亦無特殊檢查工具可申請給付,只有以用藥的知識提供服務,成為醫院營運的「賠錢貨」。在此壓力之下,各院之感染科醫師只有盡力收治各種他科不喜歡的發炎疾病病患,以增加業績。因而逐漸不務正業,荒廢了原本應站在全院感控的制高點發揮應有的功能。今後,應予重新功能定位,賦予糾察權,並導向主動介入式的感控,以降低各院院內感染率,及剷除各種抗藥菌的繼續滋生。
  疫區除名是早晚的事,我們不必在意特定的日期,如果早日除名,卻又一再列名、除名,也是一件很難堪的事。我們應在意的是,在未來會是那一個國家最先再度爆發疫情?讓我們就過去痛苦經驗中所得到的教訓,徹底檢討我們今後該做的事,走我們該走的路吧!
急診處是醫院的夜間門診?另類門診?
黃達夫院長︰
李建賢副院長告訴大家醫院急診處在面對重大疫情時候的重要性。我認為國內各大醫院的急診室,其功能必須要重新被定義。急診處究竟醫院的夜間門診?還是當病人上不了正常門診時的另類門診?在急診室裏真正需要急診的病人究竟有多少?一個醫師在急診處裡可能照顧這麼多病人嗎?當我們期待急診處在未來面對重大疫情的時候作為前哨站,可以發揮篩選罹疫病人、保護醫院內其他病人的效用;我們的確必須正視急診處真正的功能,並且在評估急診處現存的各種弊端加以改善。
引言人() / 王榮德院長 (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院長 )
SARS是由人類未碰過的新病毒所感染的新型疾病,大家均無抗體、沒有疫苗且尚未有效抗病毒藥物,對年紀大者所造成的死亡率較高,又經由全球化的趨勢一下子就由中國傳到香港、新加坡、及越南等18個以上的國家,台灣與中國交流密切,受這次SARS疫情所造成的影響也佷大
來襲疫情值得我們思考及反省
近十多年來,感染症的警報隨時都在作響:一九九三年在美國爆發漢他病毒、一九九四年印度鼠疫大流行、一九九五年薩伊爆發依波拉病毒、尼加拉瓜爆發惡性肺部螺旋體病(virulent pulmonary form of leptospirosis)、一九九七年香港禽流感、一九九九年馬來西亞的尼帕病毒、二○○三年SARS冠狀病毒,以及中間幾次大型的濾過性病毒感冒的蔓延,每一次都是新的挑戰。由於新型傳染病有可能隨時再度出現蔓延,在面對這一波波來襲疫情的同時,其中有許多值得我們再思考及反省之處:
視人民健康權的公平正義勝於效率
醫療產業在倫理上原為良心產業,要從事這方面服務或投資經營此事業者,必須以服務人民的健康為優先考量,換言之,重視人民健康權的公平正義勝於效率(績效或賺錢制度 ),重視實質勝於表象。到目前為止,西方的醫療產業仍然主張以成本 / 效性(cost/effectiveness)來談論決策而不敢貿然以成本/效益(cost/benefit)來作經營的基本理念,就是這個緣故。台灣自1995年實施健保制度以來,逐步使全體國人97%有醫療保險,就醫不擔心沒錢,使得人民的健康權逐漸獲得保障,這是台灣在國際上除了經濟發展之外了不起的成就之一。
製造業經營理念背離健康產業應有的方向
但自20世紀末葉以來,台灣醫療產業受到其他一般製造業經營理念之影響,開始強調績效。由於資源有限,如此強調原意可能是良好的,但是經營者過份重視績效,加上健保論人計酬之給付制度,使得醫師之薪資結構逐漸改變,底薪減少,而以看病人數來決定績效好壞,績效好薪水就增加。當醫療團隊的領導者醫師及醫院經營者一味的追求績效,如同一般產業之業務員,只求量多就好,其他要花成本但卻看不見收入的工作,例如院內感染控制、員工安全衛生等等,就漸漸變成只作表面而無法深入踏實。目前醫院評鑑制度也只作表面上好看的結構性文件,而未能真正評估其診治的結果。這很像製造業講求推動環境管理系統ISO14000之驗證,許多公司均只在文件上符合規定,實質上卻未踏實地去做;加上媒體的推波助瀾,到後來形成只重表象而輕實質的文化,就背離了原先健康產業應有的方向。到最後連醫師自己也本末倒置認為需以業績高低來認同自己的能力。
以業績為導向醫院以各種理由拒收SARS病患
由於一般醫療院所的經營管理以業績為導向,今年三月中旬SARS病例在台灣出現時,許多醫院以各種理由拒收SARS病患,希望這些病人都由公家醫院,甚至只推給台大醫院收治就好。但因中國返台民眾每天約萬人以上,加上本國全民有健保照護,較不擔心個人財務負擔,由中國回台灣的SASR病患越來越多,其中有些難免散到各醫院去就診。
而重視績效之醫院單一門診量往往上百人,加上SARS病人症狀呈現多樣,有的病人又自己吃退燒藥,醫師根本無暇仔細作鑑別診斷。醫務人員由於不知對方為SARS病人而未採取預防措施,極易受到感染而不自知。同時也有收到懷疑是SARS的病人,因為受到業績之迷思,怕消息傳出,病人不敢來醫院,而不敢通報;時間一拖三、五天,院內感染就日趨擴大嚴重。
確實進行感控管制疫情便可得到控制
雖然所有的醫院依法都需進行院內感控措施,但是有些醫院只作文件式的表面工作,大大危害到所有院內工作人員、病人及家屬的健康權。北市和平醫院是第一個爆發大規模院內感染的醫院,一被攻破病人即呈指數增加,後來仁濟、高雄長庚、高醫等接二連三都發生院內感染。
其實SARS在發燒及咳嗽症狀出現前,傳染力較小,只要踏實地量體溫找到可疑病患加以有效隔離治療,即可防範其擴散,因此決戰點是在醫院內,只要每一個醫院及診所都確實進行感控管制措施,疫情便可較快得到控制。今年六月的經驗也確實是如此。
醫療與健康產業應如何經營
以上種種從新思考下來,健康產業的經營有下列數點值得重新強調:
(1)   重建「人民健康權」先於「績效」之倫理:
醫療產業應回歸到它原有的倫理,強調人民健康權的公平正義先於績效,這是所有的經營者及從事此職業者應有的認識。大家不應把健保視為可賺錢之工具,而應視其為促進人民健康的機會。這個觀念如能確立並推廣給健康產業之從業人員及人民,日後若再遇到類似SARS事件時,健康產業之從業人員比較不會衍生逃避的心態;人民瞭解此觀念後亦可減少醫療資源之浪費。
(2)   落實預防重於治療之作法:
  既然人民的健康權先於績效,未來除了醫療衛生法規之制訂應往此方向修正外,健保制度的目標也應逐漸從「買生病後醫療保險」,轉向「追求全民健康少生病」的多贏局面;也就是要重視事前的預防(衛生)以達成大家都健康,勝於生病後的救治(醫療)保險給付。健保既是總額預算,唯有落實預防工作方能使醫護工作的量減少,而促進各方面品質的提升。其實在國外的某些保險公司,例如Liberty Mutual,就自己設立研究機構來找出事故傷害與疾病的原因,並致力於預防知識的推廣,協助其顧客減少保費的支出。
(3)    將健康效性之評估實際量化:
由於衛生或預防工作做得好時,其貢獻不容易察覺,媒體通常也不會加以報導,往往只有在疫病大流行時大家才會重視它。因此,健康產業應該加強發展健康風險評估,把預防工作之效益量化給人民知道,以幫助個人及國家整體決策之進行。例如,B型肝炎疫苗的注射對國人健康貢獻多少?感染管控工作減少多少病人住院日?抗生素的小心選用使具抗藥性細菌之增加緩慢多少?低毒性溶劑之使用增進多少員工之健康?輸入南美洲某個國家的牛肉會增加多少機會的狂牛症等等。
到底不同類的健康服務工作如何來相比?其對健康的貢獻量各是多少呢?健康服務之有效性需要多人集體來評估,非單一人體試驗可以評估,如此就必須結合醫學院、教學醫院及公衛學院共同來集體評估這些產品對眾人(病人及健康人)的健康的影響。在臨床上標準的作法即是使用臨床試驗(clinical trial),例如,中草藥對SARS預防的效果、能不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力等等,在排除其他變因干擾(confounding)下,使它的健康貢獻顯現出來。此點在發展健康食品及生物科技的各種產品時也應列入考量;因為健康產業之果效並非像一般製造業請個美女穿少一點在媒體上廣告就可以的,而是要拿出實質證據(evidence-based)來讓所有的人心安。
(4)    健康應如何計量:
以上思考面臨到一個共同的問題,亦即是健康應如何計量?簡言之,它需同時考量生活品質的好壞及存活時間的長短,同時合併這兩種函數來計量。此點在經濟學上早就有類似之觀念,終生效用之計量有如以下公式: 。把其中之效用函數訂為生活品質(Quality of life)之效用值 ,或心理計量值即是生活品質調整後之預期壽命或健康人年(QALY),如此即可對不同疾病之健康損失或不同健康服務之貢獻量進行比較。例如,世界衛生組織2002World Health Report即完全用DALY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來計量所有健康風險因子之疾病負擔,讓不同的健康狀況可在相同的單位下相比,如此作出之決策較易形成共識。
未來各種健康產業均需提供其服務對健康的貢獻有多少;同時健保的定價方法亦應改變,不可再像原來只考慮資源成本,未來也應考慮各種服務的成本效性,以促使有限的保費資源能在分配性正義原則下,獲得最大量的人民健康。
(5)   爭取新市場
想要做更多服務增加收入的醫療機構,可以考慮參考美國著名醫院設立「國際服務部」,拓展亞太市場,讓誇國公司之亞太經營者到台灣來看病順便觀光。同時由於全球化之關係,未來將會有許多白領人員的工作機會會拓展到亞太地區,自2003623出版之FORTUNE就提到美國白領階層人員須外移到工資相對美國本地工資低廉的國家(例東南亞國家)工作的現況,美國白領階層在2000年度外移工作人數統計約為10萬人,這本雜誌甚至預估此數字會持續大量成長, 2005年約60萬人,2010年約160萬人,2015年甚至可能到達330萬人之譜,以台灣的醫療服務水準及英文水準應該可以做好準備來分享這個市場的大餅。如果能及早爭取到多國跨國企業之安全衛生主管位置,我們的機會會更佳。
黃達夫院長︰
王榮德教授提醒大家,我們究竟應該是在生病的時候才去看醫生、只是很多不必要的藥,去期待健康?抑或是應該在國人還沒有生病之前,就因為有很多健康教育、預防醫學、防疫措施的協助,而免於病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