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看到王詠 醫師和陳偉挺 醫師在和病人講述病情的時侯,我心裡面都在想 他們怎麼做到的? 他們的眼睛很誠懇的看著病人,他們的手會按在病人的身體,講出來的解釋非常的清楚和簡要
文 / 鄭瑩薇
我是一位很想當醫生的大二生。 現在在國外就讀,今年暑假回台灣,第一是跟家人相處,第二就是來和信醫院見習一個月。 事實上,這並不是我第一次在和信醫院觀摩。 去年,在前往大學生活之前的暑假,我很慶幸的得到一個機會可以在和信醫院,跟著教學團隊和王詠 醫師認識醫學這奇妙可畏的藝術。
今年的經驗與去年見習完全不一樣。 如果問我,我在這兩次的見習過程學到了什麼,我的答覆會是:「太多,多到無法形容,只能親身去體會。」但是,我在這裡想要和大家分享我在這短短一個月所經歷的感受。
對病人的全人照顧,需要用到全方位的服務
吸引我來到和信醫院的原因有很多。 其中就是它對病人的照顧是講求在全人的照顧。 因為現在醫學分了很多專科,病人如果哪邊出了毛病,就去找專科的醫生。 但是在和信醫院的醫師都知道,如果病人一進診間,不但要解決病人的 chief complaint,也要顧慮到他整體的情形。
另外,和信醫院也講求teamwork。 一個醫療團隊,看似多餘,但是非常重要。 每一個團隊不是只有一位醫生,而是一群醫生,還有藥師 個案師和護理師。 在團隊裡,每一個角色是不能忽略的。 大家都願意尋求他人的知識與看法,顯明古人所說的:「三人必有我師。」
從醫生的角度來看了話,全人的照顧,也要求醫生費盡他自己全人的服務。 看病人是要用到醫生全部六個器官: 眼睛 (see)、耳朵 (listen)、鼻子 (smell)、手 (touch)、嘴巴 (speak),當然,還有腦 (think)。 當我看到王詠醫師和陳偉挺醫師在和病人講述病情的時侯,我心裡面都在想 他們怎麼做到的? 他們的眼睛很誠懇的看著病人,他們的手會按在病人的身體,講出來的解釋非常的清楚和簡要,解決病人對自己身體的疑問。 當然,他們的頭腦也從來沒有接斷過,一邊要分析病人的病情,另一邊要想出解決方法,真的是multi-tasking的寫照!
志工團隊的默默付出帶來醫院另一種力量
我這次來醫院見習,不但跟著教學門診/教學病房學習,也要當志工。 每個星期三下午從一點到四點,我到一樓的服務台和兩位又青春又有活力的阿姨擔任志工。 他們都會跟我分享他們的心路歷程,耐心地協助我破破的中文,和引導我如何做有智慧的生命抉擇。 跟他們一起服務使我看到他們無私的付出與犧牲,也見證到「施比受更有福」 的道理。 在一樓服務台,和志工阿姨以及組長 (警衛哥) 服務是我禮拜三的享樂。 我從他們身上見識到另一種在醫院裡的生命力。 如果少了社工部和一群穿著粉紅色制服的阿姨和叔叔們,和信醫院就不會是今日的和信醫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