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答道︰「台灣大學醫學院」。
「台灣大學醫學院畢業以後呢?你想做什麼?」
孩子想了一想,答道︰「我要開計程車」。
文 / 鄭春鴻
王智弘醫師首先講述關於一個嚮往當醫師的小孩的故事。他說,有一個五歲大的小孩想進入一所台北市最好的幼稚園,在入學前的面談時,他被問道︰
「你幼稚園畢業以後想唸什麼學校?」孩子答道︰「再興小學」。
「再興小學畢業以後呢?想唸什麼學校?」孩子答道︰「南門國中」。
「南門國中畢業以後呢?想唸什麼學校?」孩子答道︰「建國中學」。這些都是台北的明星學校。
「建國中學畢業以後呢?想唸什麼學校?」孩子答道︰「台灣大學醫學院」。
「那麼,台灣大學醫學院畢業以後呢?你想做什麼?」老師追著問。
孩子想了一想,答道︰「我要開計程車」。
王智弘醫師指出,這個故事點出了台灣人傳統上對於進入醫學院的重視,但是大多數人對於當醫師要做什麼卻不那麼清楚。他同時指出,故事也告訴我們,如果在面談的時候對申請人繼續追問一個問題,往往可以發現原本被隱瞞的內在動機。
入學標準影響個人成長與教育
王智弘醫師說明台灣為什麼應該改變以大學聯考做為選擇醫學生的依據的現行制度。王醫師首先與大家分享他的美國經驗。對他來說,要進入頂尖的醫學院的困難與障礙,除了向大學與醫學院提出申請以外,還包括了語言和文化的障礙。
他列舉了在美國申請醫學院時必須考慮的幾個關鍵因素,包括︰描述個人志向的自傳、醫學院入學測試、學業成績及課外活動的表現等。王醫師強調,美國醫學院多元的入學考量標準,深深影響了他個人的成長與教育。學校對於學術成就、工作經驗、領導才能、研究經驗、與他人建立良好關係的能力、在其它領域的興趣,比如音樂、體育等的重視,讓他能從許多不同層面中得到個人的成長與學習。王醫師同時列出他用來獲得哈佛大學醫學院入學許可的主要策略以及執行這些策略的步驟,包括︰
1. 提出好的方案來克服自己的弱點。
2. 加強優點,成為競爭優勢。
3. 把眼前的工作排出先後順序。
選擇醫學生三層面︰效益、偏見及動機
以台灣的情形來詮釋這個經驗,王智弘醫師分析在選擇醫學生的過程中的三個主要層面︰效益、偏見及動機。
在效益方面,衍生出來的問題有:這樣的選擇政策能夠多有效的選出那些可以把工作做得最好的人?如果可以的話,我們要付出多少代價?在偏見方面,我們要質問這樣的選擇政策會不會造成對某一個社會階層(例如窮人、女性)過度的偏愛或是排斥,而這個偏見,會不會是因為選擇政策本身對某一個社會階層的表現,長時間以來持續的高估或是低估的偏頗所造成。在動機方面,我們必須質問選擇政策是否會對申請人、高中學校、行政人員,主考官,以及那些想要影響主考官的人造成哪些好或壞的動機?
美國選擇醫學生所費不貲;台灣便宜許多
王智弘醫師接著由成本、表現、與選擇這三方面,來比較美國和台灣的醫學生選擇制度的效益。在成本上,相對於台灣,美國選擇醫學生的制度無論對於學生或學校來說,都是所費不貲的;台灣則便宜許多。在表現方面,取決於醫師的生涯選擇。在美國,是以明確的、整體性由內而外的標準及病人的滿意度來評量醫療照護品質;在台灣則通常不加以評量。王醫師指出,醫學生涯是多樣的,可以涵蓋從臨床到非臨床工作;從最不需要人際互動(如病理科醫師 ) 到需要很多人際互動(如身心科醫師 )。因此,選擇醫學生的入學標準,必須能夠選出未來從事醫學各領域所需要的人才。特殊的考量包括選擇與教育的問題 ( 例如:現行制度是否能有效的選擇籃球員或是運動專欄作家 ),以及非臨床生涯是否應該留到研究所後之教育 (post-graduate education) 才來選擇。
大學聯考使教育與「真實人生」脫節
在動機上,王醫師認為台灣「一試定江山」式的聯考制度,對於申請人、高中學校、行政人員,主考官,以及那些會影響主考官的人分別造成不同的誘因。對學生而言,一些明顯的正面影響在於它對於個人在某些科目的知識與技巧方面提供充分、清楚的資訊;也促使學生在校更勤奮求學;讓學生清楚知道要學習什麼;以及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努力帶來什麼樣的成果。另一方面,其負面的影響包括,可能會讓學生感到氣餒,而不願意再接再厲的努力;讓學生對分數淄銖必爭,比較無法與人共事;讓學生輕視學校成績的評定,以及個人在其他方面的成長;讓學生以為教育的目的就是把大學聯考考好,進而使得教育與「真實人生」脫節。
投入考試準備工作,貶抑身為人師的職業價值
對老師而言,正面的誘因包括︰引導老師把教學與標準相連結;幫助老師針對考試找出課程的優缺點;幫助老師找出學生沒有把握的內容並且調整調整他的教學教法;並且激發老師更努力工作,工作得更有效益。至於負面的誘因包括︰它鼓勵老師把教學重點放在特定的考試內容上,而忽略了課程標準;它讓老師將精力投入不正當的考試準備工作,貶抑了身為人師的職業價值。
對行政人員而言,正面的誘因包括︰它促使行政人員檢驗學校在課程安排與教學方面的政策,進而改變學校政策來改善課程與教學;幫助行政人員提升課程的品質,並且幫助他們在資源的重新分配上做更好的決定,例如提供專業上的發展。負面的誘因則有︰誘導行政人員執行政策來提高升學率,而不見得提升學生的學習情形,造成行政人員犧牲其他學科來加強考試相關科目資源的比重,它會促使「能力分班」以便加強操練,導致行政人員把資源浪費在考試的準備上而忽略了學校其他的需求與問題。
對入學委員以及那些想要影響入學委員的人而言,正面的誘因包括︰它讓入學委員可以非常清楚地向社會大眾交待什麼是入學的標準;入學委員會的成員也因此可免於被騷擾或被遊說。負面的誘因則有︰促使教育觀與教育目的過度簡化,以及舉才的權力被掌握在寥寥幾個設計考試的教育家手中。
我們可以直接把「美國經驗」引進台灣嗎?
再回到選擇醫學生的「效益」問題,我們應該自問︰
1. 我們選中的人,是否真的是符合我們需要,具有一定品質並能勝任愉快?
2. 我們是否還需要為選擇醫學生的辦法加入哪些額外的條件?
3. 我們是否能跨越這些運作上額外的困難?
經由我們對美國經驗的了解,比較了教育制度環境因素以及文化的差異後,我們必須評估是否我們可以直接把「美國經驗」引進台灣。
美國比較重視學習的過程允許犯錯
台美教育制度有若干主要的差異。首先,在結構上,美國教育制度的課程比較具有彈性,它可以針對每個學生量身訂做,因此很少造成明星學校,也不將學生能力分班。比起大學,對一般學生而言,高中的要求比較不嚴格。每一科別都有不同困難程度的課程供學生修習,並且允許學生犯錯,可以延讀或重讀。當然,這些情形可以是優點也可能是缺點。另一方面,台灣的教育制度課程比較僵化,學生因能力分班,並且被「趕鴨子上架」一樣的教育。各科教材都是既定的,對一般學生而言,高中比大學要求得多而且還要難讀。
台灣的教育制度比較不能討價還價,很少有允許犯錯或延遲就讀的機會。其次,在過程上,美國比較重視學習的過程,學生下多少工夫,都可以得到部分的分數。對學習過程的評估,從高中、大學到醫學院,隨時而機動地從不同的角度來持續進行。相較之下在台灣,學生的努力只得到最少的肯定。學生被要求寫出可能不符常識的「標準答案」。台灣非常重視先入印象,比如台大畢業生再怎麼樣也好歹是台大畢業生。至於結果方面,在美國,即使結果受到重視,某些例如社經背景、所面臨的困難、以及主動力等變數,都會被列入考量。然而在台灣,結果幾乎被用來做為唯一的評量。
美國人口多元化,在共識的達成上經驗比較豐富
其次,如果我們比較環境因素,會發現台美之間的整體環境有顯著的差異。例如在美國,社會將從不同層面,例如運動、學術、以及藝術,來評估並且給予回報。這個情形讓學生有更多閒餘時間來探究,可以有更多資源用在運動與課外活動上的追求,而且由於考試對少數族群有偏頗不利的過往經驗,讓美國人一向對考試抱持懷疑主義。加州大學甚至嘗試著要排除學生成就測驗。可是在台灣,學業成就顯然重於其他。學生比較專注於學業而比較少把閒暇用於其他方面的學習,其他才藝也很少有機會與資源。更甚的是,台灣考試的傳統長遠,甚至設立考試院作為政府機構。
最後,台美之間存在著主要的文化差異。美國人口多元化,在共識的達成上經驗比較豐富,這一點對於入學委員會的運作很重要。即使考試官的影響因素確實存在,多數的美國人很尊重法律與規定。在台灣,人口的同質性比較高,而且對於共識的達成比較生疏。台灣人比較容易受到權威,例如議員們,的影響。他們也比較會忽視規定,鑽法律漏洞。
反對多元入學三大方面:公平因素、準備因素以及慣性
把這些因素都列入考量之後,我們可以把來自家長與學生反對台灣多元入學制度的常見理由,歸為三大方面:公平因素、準備因素、以及慣性。針對公平因素,部分的想法是(1)認為面試過程牽涉到第一印象以及其他人為因素,因此有可能收受賄賂,(2)擔心會增加申請費用而形成貧困家庭的負擔。準備因素方面的理由包括(1)擔心有些家庭可能無力幫助他們的孩子培養特殊才藝,因而讓他們處於不利的地位,(2)雖然入學途徑多元化了,學生卻必須針對每種途徑通通做準備,壓力也增加了,(3)覺得規定很複雜而且時常在改變,讓學生無所適從。最後,就是對於改變的惰性。大家覺得舊有的國家考試制度單純、便宜、而且公平。目標很清楚,只要一個人肯努力,就可以進入好學校,而不需要擔心收賄的問題。
我們要的是什麼人?醫師的生涯可能是什麼?
因此,如果我們要確保從醫師身上得到我們所要的品質,我們就必須在入學條件上,找到公平性與相關性的平衡。王醫師給台灣的建議是,從舊制度中跨出來時,我們要考慮,首先我們要的是什麼人,也就是說醫師的生涯可能是什麼,以及這些不同生涯中需求的特質是什麼。其次,我們必須思考如何來找出這樣的人,我們可以質問如何找出這些特質,以及我們可以使用什麼工具來作為入學標準,例如就現行制度而言,我們可以得到哪些實証,哪些是最好的方法。最後我們必須決定如何經由確認台灣現有的制度足以回答這些疑問而來測試或是執行新制度,或者我們還需要更多的研究或是實驗,以及什麼樣的研究設計,可以回答這些疑問。
確保招生過程的透明化與公平性
王醫師也建議聽眾為了在將來加強大眾對於選擇制度的信任,我們最好進行階段式的改變來改進招生過程。在近期內,我們可以確認招生過程需要改進的地方,例如效益、偏見、公平、以及動機誘因,讓候選人早一點知道改變,以便他們有充分的時間準備,避免他們重複準備工作。其次,我們可以為學生提供並且改進個人成長的環境,例如提供彈性課程,讓學生有較多的閒暇,建立師徒制度,提供實驗室空間等等。這些改變的目的都是希望最終能確保招生過程的透明化與公平性。
最後王醫師藉著引述「那些懂得明智選擇的人,會自我選擇」,指出招生過程是具有文化敏感性的,社會自然會選擇所要的人。
問答集3 主答︰王智弘醫師
Q1:申請人對所申請的學校應該有什麼期許?
王醫師:
申請人不應該先對他們要就讀的學校有所擔憂。他們應該先挑出自己想要選擇的學校,並且針對自己的學業表現列出一張安全名單。以王醫師個人而言,進入哈佛是他個人的選擇,因為在面試當天他遇見了一位台灣學生,同時也因為他有這個機會進入哈佛,再加上父母的偏好。
黃達夫院長補充:
美國的教育制度鬆散有彈性,而台灣則是嚴謹而結構分明。台灣共出了四位諾貝爾桂冠得主 ( 3位物理學家以及1位化學家 ),可是他們都是在美國受到訓練。我們應該要質問為什麼。這或許是一個先天與後天並存的問題,我們也應該自問是要屈服於政客的壓力之下,還是要保有自己做決定的自由。
(本文標題包括文中的分題均由編輯加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