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2日 星期一

誰適合當醫生?如何選擇醫學生?

陸梅勒爾醫生 (Dr. Kenneth Ludmerer) 說︰「就一個國家而言,我們終究得到的是那一種醫師就是我們自己的報應」 ( as a nation, we ultimately get the type of doctors we deserve. )。如果我們抱怨時下的醫師如何不理想,我們也應該多想一下,這是我們的社會制度所得到的「報應」,就像有人罵台灣有些民意代表品質低落,但試問又是誰選出來的民意代表,所以我們得到的劣質的民意代表不也正是我們的「報應」嗎?

「如何選擇醫學生」研討會 紀實


主辦︰財團法人黃達夫醫學教育促進基金會

時間︰中華民國九十一年五月廿五、廿六日

地點︰台北亞都飯店

策劃及主持人︰

賴其萬教授 ( 辜公亮基金會和信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神經學主治醫師 )

黃達夫教授 ( 辜公亮基金會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 )

演講人︰

佛斯特教授 ( Dr. Gerald S. Foster )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招生委員會

達得森教授 ( Dr. W. Edwin Dodson ) 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市華盛頓大學醫學院招生委員會

侯勝茂 ( 台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主任 )

何橈通 ( 陽明大學醫學院院長 )

王國照 ( 高雄醫學大學校長 )

林秀娟 ( 成功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教授 )

王智弘 (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師 )

蔡蕙如 ( 成功大學醫學系七年級學生 )

何雅琦 ( 成功大學醫學系七年級學生 )

與會人士︰


中山醫學大學︰陳家玉 ( 醫學院院長 )、周明智 ( 附設醫院院長 )、蔡嘉哲 ( 醫學系教授 )、李孟智 ( 醫學系主任 )

中國醫藥學院︰張文正 ( 教務長 )、陳偉德 ( 所長 )、許朝添 ( 醫學系主任 )

台灣大學︰侯勝茂 ( 醫學院醫學系主任 ) 、黃伯超教授、鄭安理教授、呂碧鴻 ( 社會醫學科主任)

台北醫學大學︰胡俊弘 ( 校長 )、吳志雄 ( 附設醫院主任 )、邱弘毅 ( 醫學人文組 )

成功大學︰宋瑞珍 (成功大學副校長暨醫學院院長 )、楊明仁 ( 附設醫院精神科主任 )

長庚大學︰黃燦龍 ( 醫學系主任 )、張承能 ( 外科主任 )、文榮光 ( 高雄長庚醫院精神科主任 )

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張燕惠醫師

高雄醫學大學︰王國照 ( 校長 )、劉宏文 ( 教務長 )、黃俊雄 ( 醫學院院長 )、劉克明 ( 醫學院副院長 )、簡逸文 ( 研發長 )

國防醫學院︰張聖原 ( 院長 )、何善台 ( 醫學系主任 )、司徒惠康 ( 副教授 )、闕小輝 ( 教授 )

陽明大學︰吳妍華 ( 校長 )、陳正成 ( 教務長 )、陳震寰教授、麥麗敏副教授陳祖欲 ( 醫學系主任 )

慈濟大學︰郭重雄 ( 醫學院院長 )、王本榮 ( 醫學系主任 )、黃士銘 ( 主任 )、林念璁 ( 助理教授 )、張燕娣 ( 醫師 )

輔仁大學︰陸幼琴 ( 醫學院院長 )、鄒國英 ( 醫學系主任 )、林瑞祥教授

耕莘醫院︰林朝順 ( 主任 )

夏威夷大學︰ 倪雨珠教授

辜公亮基金會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蔡哲雄 ( 副院長 )、莊伯祥 ( 副院長 )、王金龍教授      鄭春鴻 ( 顧問 )

執行︰

詹碧雲 ( 財團法人黃達夫醫學教育促進基金會 )、何芳菊 ( 主任 )、曾裕娟 ( 執行秘書 )

英文記錄︰

張燕娣醫師 ( 花蓮慈濟醫院醫師 )

中文紀錄︰

鄭春鴻 ( 辜公亮基金會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顧問 )


台灣有很多學業成績特優的人考進醫學院之後,才發現自己根本不適合當醫師;也有很多人當了多年醫師,才被病人發現實在不適合行醫。這種投錯行、走錯路的醫師,不但對病人不利,同時也使醫師本人終身無法從工作上得到樂趣。

究竟具備怎樣的人格特質的人,才適合去讀醫學、做醫師,而真正地為病人服務呢?針對這個醫界十分敏感卻少人嚴肅討論的課題,財團法人黃達夫醫學教育促進基金會主辦的「如何挑選醫學生」研討會於五月廿五日、廿六日兩天在台北市亞都飯店舉行。

研討會將由辜公亮基金會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黃達夫,以及該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神經學主治醫師賴其萬共同主持,邀請台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主任侯勝茂、陽明大學醫學院何橈通院長、高雄醫學大學王國照校長、成功大學醫學系林秀娟教授與會,分別發表各校醫學院對如何選擇醫學生的看法。

為了讓國內的醫學教育工作者了解美國的醫學院是如何選擇醫學生,大會並邀請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入學委員會佛斯特教授 ( Dr. Gerald S. Foster ) 密蘇里州聖路易市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入學委員會達得森教授 ( Dr. W. Edwin Dodson )、以及十二歲從台灣到美國讀書,畢業於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王智弘醫師來說明美國醫學院的招生政策及教育特色。

大會為了進一步具體了解台灣醫學生選讀醫學院的初衷,以及就讀醫學院後的感受,同時邀請成功大學醫學系七年級學生蔡蕙如、何雅琦同學參加,她們並發表就讀醫學院後對同儕學習的觀察。

研討會針對國內外著名醫學院在招收學生時所設定的標準,進行廣泛的討論;同時從討論中尋找如何挑選醫學生的基本原則,也提供給有志行醫的學生選擇這一行業的正確態度。



就一個國家而言,我們終究得到的是那一種醫師就是我們自己的報應



台灣醫學教育的領導人物共聚一堂,討論如何選擇醫學生,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辜公亮基金會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黃達夫認為這次的研討會是一個好的開始。

他指出,台灣正面臨邁向醫學教育改革的重要階段,包括選擇醫學生、課程的改進、在職訓練及終身學習。除了國內的醫學教育領導人之外,這次的研討會也邀請了來自美國,深入參與選擇未來醫師工作的兩位傑出資深顧問,希望他們的經驗也可以給台灣醫學教育界帶來啟發。

黃院長強調醫學生對社會的重要性,因為民眾將來的醫療照顧操控在這些還在就讀的醫學生的手中,而醫療照顧與醫學是社會的支柱。

他接著引述Kenneth Ludmerer的著作Time To Heal(1999),關於社會對醫學教育的影響,主要在於社會決定了其醫師的行為。醫師的品質是醫學教育與社會折衝下的產物。此外,「就一個國家而言,我們終究得到的是那一種醫師就是我們自己的報應」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必須對醫學生特別挑剔、特別在意的原因。

黃院長指出醫學教育是一個終身學習的過程,這個過程早在進入醫學院就讀之前就已經開始,而取決於個人的素質、性向、個性及教育背景。

黃院長希望在這次的研討會中,台灣各醫學院院長能對於醫學教育與醫學生的選擇達成共識。日後,主辦單位希望能與高中教師、學生、及家長對這個共識進行溝通,並得到他們的支持。他希望醫學院院長、教育家、教育部官員、及社會大眾能共同合作。



美國外國醫學教育與認證國家委員會不認定台灣的醫學教育



辜公亮基金會和信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賴其萬說明這次研討會的由來。

去年的十、十一月間,他有機會訪問了台灣各醫學院院長,發現多數醫學院都把醫學生的選擇當做第一要務。在與黃達夫院長、宋瑞樓院長、教育部醫教會主委黃崑巖教授、以及衛生署長李明亮討論後,決議邀請國內各醫學院校院長、系主任及國外知名醫學院負責招考醫學生的教授,一起研討「如何選擇醫學生」這個重要的議題。

賴教授引述Patricia Hughes的話表示,因為我們必須在社會期待與申請者之間求得公平,所以對於醫學院的入學制定正確的政策是一種平衡性的行為。如何選擇適合的醫學生不是一門精準的科學,但是我們必須使用所有的資料與證據,來確保我們每一步驟都做得最好。

賴其萬教授列舉出所有醫師應具備的共同特質,包括(1)智力,(2)誠實、正直、良知,(3)助人之心、合作的意願,以及(4)人際技巧、同理心。不過他認為每所醫學院對於上述特質的排序,各有其看法。

賴其萬教授接著針對美國與台灣醫學院對於申請人資格要求的差異做了比較。在台灣,一直到近幾年,都只有使用筆試來篩選學生。相較之下,美國的醫學院使用筆試、高中成績、及個人資料 (自傳、面試、社區服務紀錄) 來評估申請人。更重要的是,每所醫學院對於選擇醫學生有其自主權。

賴其萬教授也比較了台灣、日本、歐洲及美國的教育制度。他想要表達的是,雖然台灣是直接招收高中畢業生進入醫學院就讀,這並不應該當成是不採用面試來選擇醫學生的理由。賴其萬教授更進一步指出,「美國外國醫學教育與認證國家委員會」(NCFMEA)1998提出台灣的醫學教育系統不獲認定,原因之一就是「台灣目前醫學院招生方式對『如何確定入學學生性向、如何確定學生適合從醫』一項,未能提出滿意的答覆;同時台灣的醫學院缺乏第三者公正的評鑑機制。」。

大家的共識就是目前選擇醫學生的制度需要改進。然而我們不能直接把其他國家的制度照單全收、全盤移植。因此我們需要更多的意見參與與討論。最重要的是我們一定要做到公平,尤其是在最近台灣發生了奧林匹亞數學競賽的醜聞之後,這一點更顯得重要。



光有學問並不足以成為一位好醫師



哈佛大學醫學院佛斯特教授在會中告訴大家,該校醫學院需要的是具備什麼樣的特質的學生,以及他們是用什麼步驟與方法來評量這些特質的。他指出,光有學問並不足以成為一位好醫師 ( Scholarship alone does not make a good physician.),哈佛大學醫學院真正在乎的是申請入學的學生在人格特質上是否具有正直、成熟,以及憐憫之心;對於服務他人的承諾;領導的能力及和他人溝通與共事的能力。

由於該校醫學院同時也是全球學生競相爭取入學的學校,因此,他們也要求學生在學術上有卓越的表現,包括自然科學學科 (生物,化學,物理,數學),倘若學生更具有廣泛的教育背景 (包括人文學科與社會學科),以及對某學科做深入的研究 (包括研究、優異的論文)則更容易脫穎而出。

哈佛大學醫學院去年有4000申請入學,獲通知面試人數有721人,獲得入學許可人數有214,實際註冊人數為165人;換句話說,還是有49位被錄取的人選擇其他學校。(發言文)



建立了一個很豐富的申請人資料庫



密蘇里州聖路易市華盛頓大學醫學院達得森教授在發言備忘錄指出,過去十年來,該校成功的招收了來自世界各地優秀的學生,是因為校提供廣泛的教育機會,讓學生可以修習與生物醫學有關的知識。這樣的機會吸引了許多具有天份的學生,也讓該校建立了一個很豐富的申請人資料庫。這些課程包括全國最大的MD-博士以及MD-碩士雙學位課程,廣泛的基礎科學與臨床研究的機會,來自社區服務計劃有組織的贊助,加上大規模的師徒輔助機制。

達得森教授同時也是該校小兒暨神經科教授,他說,該校每年對入學過程的每一步驟進行評估與改進。包括程序與滿意度的調查、班級統計、基準的排序與比較標準化測驗的結果,該校畢業生的成就以及對社會的貢獻等。(發言文)



美國醫學院挑選學生三個考量︰效益、偏見及動機



王智弘醫師在會中說明在美國申請醫學院相關的議題。他認為美國醫學院在挑選學生方面有三個重點,即效益、偏見及誘因。他特別著重在「動機」上發揮。王醫師也將討論台灣與美國這兩個系統之間關於文化、教育、及環境的重要差異,並且向申請學生及面試官提出建議。他同時描述醫學院在形成師徒關係、創造成長學習環境、以及發展大學及醫學院申請策略的個人經驗。

王智弘醫師曾經以《一個台灣小留學生到哈佛之路》及《菜鳥醫生上前線》二書與台灣讀者見面。(發言文)



成功入學的學生個性明顯外向



台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主任侯勝茂指出,該系在醫學生的選取上面對極大的挑戰。台大醫學系必須遵循學校未來轉向自行申請入學制度的政策,因此申請入學學生的比例會逐年增加。該系計劃為教職員提供面試技巧的訓練,也建議與牙醫系藥學系聯合辦理招生事務;同時希望社會大眾能更了解他們的招生方式,讓媒體及社會大眾能尊重該校的自主性。

每年進入台大醫學系就讀的學生,除了全憑筆試入學的大學聯考成績頂尖的學生之外,還有部分是推甄與自行申請的學生;該系對後者的面試特別考察學生的創造力、科學分析與邏輯及領導力。根據一項1995-2000年之間針對234位醫學生所做的研究指出,非聯考方式入學的學生個性明顯外向。(發言全文)



常常可見對醫學沒有興趣的醫學生



陽明大學醫學院院長何橈通認為,大學聯考過去一直是台灣醫學院唯一的招生途徑。任何學生只要在聯考取得高分且符合入學資格即可成為醫學生。這個唯一的入學方式有兩個缺點:一、多數的醫學生年齡不到20歲。在這麼一個年輕又不成熟的年紀,學生通常是在父母的意願下做出決定而並非依照自己的個性與志趣。二、光靠一個筆試,而沒有任何性向評估,就要決定一個學生將來是否適合從醫是相當冒險的事。

他指出,因此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對醫學沒有興趣的學生,日後變得對課業不重視且又不積極參與學習。有些學生在擔任實習醫師的訓練過程中,因為適應不良而出現偏差行為。有些可能在取得執照後放棄這個職業,有些可能在醫院的環境中因為不佳的人際關係而出現問題行為。

為了招收到更適當的學生,陽明醫學院設計了一個新的制度,藉由推薦甄選來招收10%的醫學生。申請人經就讀的高中推薦,通過文件審查及學科能力測驗,然後接受面試的篩選。面試是由教職員組成的面試委員會主持來評估申請人的背景,個性,興趣,性向,抗壓性,表達與溝通的能力,以及對於以醫學為職業的態度。



小組討論活動來評估學生的同儕互動



他指出,經由這個方式入學的學生比例於是在1998年增加為20%。從2000年開始,申請入學的比例再增加10%,使得經由面試篩選而入學的學生比例總數達30%。本年度(2002)的入學考試更包括了小組討論活動來評估學生的同儕互動以及與其他候選學生合作的能力。小組互動的表現佔全部成績的40%。考試當天早上傳統式的面試中,學生被要求在20分鐘內做自我介紹,對特定議題發表意見,表現英語能力,並且分享個人的人生觀與人生規劃。下午由8位學生為一組,每組給4個選自面試委員會所設計的題庫中的問題,每題進行30分鐘的討論。每位學生都有機會主持,總結,及參予討論。

評估原則有五點,包括所提出的陳述,小組的活力,所顯露的人性,表達的技巧,以及時間的控制。這個過程讓面試委員會對每位申請人的邏輯思考與深度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實際的了解。經由討論,每位學生的態度可以表露無遺,例如,他們是否能適當的表達自己?他們能否尊重並容忍不同的意見與批評?所有小組均按照議程於兩小時後結束討論。由於這種作法效果良好,面試委員會決定把小組討論列入面試流程中。



鼓勵不適合從醫的學生往其他相關領域發展



不過他認為,無論設計再怎麼精良的入學考試方式,還是有兩個問題存在需要加以注意。第一個問題是選取學生的時機。沒有通過入學考試的學生,未必一定比那些成功過關的學生在日後成為良醫的潛力上要差一些,因為前者在當時或許成熟度不夠,但日後卻未必如此。第二個要考量的是公平性。選取與評估過程所涵蓋的不只是學業上的高成就,同等重要,甚至更為重要的,還包括了學生所獲得的支持,經濟上或情緒上,來自家人,尤其是雙親的支持。來自貧困家庭或環境的學生尤其居於劣勢。這也是為什麼新制度理論上不應受限於世俗標準,以及我們對於決定是否要把推甄學生入學比例的上限30%調高有所猶豫的原因。

  陽明醫學院認為,針對這樣的問題,可以從兩方面進行修改。首先是對於那些於完成四年的醫學系課程後,發現自己對醫學沒有興趣或是顯示不適合從醫的學生授與學士學位;他們將不能成為醫師,但是被鼓勵往其他相關領域,例如生命科學發展,一樣可以擁有成功的未來。另一方面,可以嘗試將現行的七年制醫學教育改成醫預科課程。然後由這些醫預科學生中選取醫學系學生。

他認為,現行的制度在醫學生招收上帶來相當多的問題。當醫學教育制度正在進行改革的同時,對於醫學生選取的方式也應該一併修改。他說,我們對於在選擇最適當,最有潛力的學生來接受醫學教育上,應該要非常謹慎。然而世俗標準與公平性也是我們必須認真思考的議題。(發言全文)

 

對時事的看法、醫病關係、如何面對狀況



高雄醫學大學校長王國照指出,每年有600位學生向該校醫學院學士後醫學系申請入學,高醫從中選出60-64位接受面試。面試官共16名,8位來自本校;8位聘自校外,這16位面試官分成4組進行面試。每一組成員均包含外科,內科,精神科,及基礎學科。

評估重點包括︰表達能力、討論內容、分析能力、處理狀況的能力、道德倫理觀及人際關係等。面試中提出的問題則包括︰就讀醫學系的動機、個人的優缺點、對時事的看法、醫病關係、如何面對狀況 (例如開錯刀的時候)、人生觀、個人的偶像及對未來的規劃等。(全文)



通過推甄面試的學生在人格特質標準上屬於較不溫和親切



成功大學曾經為醫學生所做心理測驗,以了解其參加入學甄選之決定。醫學院林秀娟教授分析指出,該校醫學系自1995年開始有醫學生入學非聯考方法。學校一直致力於確保挑選過程與方式能免於偏見,並擁有十足的客觀性。面試過程中用來評估候選人的標準有六個主要類別:動機、態度、常識、溝通技巧、領導能力、以及課外活動經驗。目前成大醫學系的414位學生(男同學309位,女同學105)中,有49位學生是經由推甄入學。這49位之中19位是男同學,30位是女同學。女同學經由推甄入學的比例在統計上看來佔有相當大的部分。

她表示,在這個初步的報告中,將探討經由推甄與面試篩選申請就讀醫學系學生的人格特質,然後檢測面試結構的預測能力。其對於人格特質衡量的標準,是依據國立成功大學的教育宗旨,從現行標準中加以更新,然後在面試前,對37位申請人施行。之後,再將人格特質衡量結果與面試評估結果做分析比較。結果顯示那些通過推甄面試的學生在人格特質標準上屬於較不溫和親切;只有情緒的穩定性,也就是所謂的EQ,是唯一吻合面試評估結果的人格特質。除此之外,沒有發現面試能對人格特質做出任何預測。詳細的結果將在本次研討會中報告。(發言全文)



多數醫學生就讀醫學院是為了達成家人的期許



成功大學醫學系七年級學生蔡蕙如懷疑一位18歲的年輕人如何能了解醫學教育的要求以及醫學的真諦。

她說,幾十年來台灣社會對於醫師等於高社會地位一直存有一份迷思。和西方世界比起來,台灣的教育對於自我認知的啟發一直做得還不夠。這是因為本地文化一向要求犧牲個人的性格以求得和諧所致。所謂「好學生」的定義,長久以來一直以「取得高分」而不是「潛力的均衡發展」為基本觀念。因此,當我們看到多數的醫學生到醫學院就讀,是為了達成家人的期許時,也就不足為奇了。

她指出,年輕人有多常捫心自問「我是誰?」或是「十年或是二十年後,我要做什麼呢?」如果我們的進入醫學院之前的高中階段教育,培育出來的是一群缺乏自知與個人特質的學生,這將是一件值得我們警惕的事。

她認為醫學這個職業,是與有感覺、有情緒、有思想、有判斷力的人類脫離不了關係的。她質問︰什麼是所謂的「安全的醫師」的基本條件呢?是能夠實踐「不害人」這句格言的人嗎?是擁有龐大醫學新知記憶的人呢?是永不犯錯的人嗎?還是願意以尊重、關心、與能力來面對病人的抱怨的人呢?我們未來的醫學生能了解、應付他們永無止境的挑戰嗎?(發言全文)



醫學絕對不是幻想;而是一個需要全心投入的世界



成功大學醫學系另一位七年級學生何雅琦根據國立成功大學醫學系學生所填寫的問卷指出,大多數都強調「如果你(高中畢業生)打算申請醫學院請三思」這樣的想法。「醫學絕對不是幻想;而是一個需要全心投入的世界」。「只有那些熱愛人類的人才能有些許好好存活的機會」。她認為現實似乎與對這個職業最初的體認有所落差。

她深沉地指出,如果一個成熟的人所需的基礎教育不能根植在我們這些未來的醫師的人格上,我們將需要費極大的功夫去打開這些大孩子的心靈,把他轉變成一位適任的醫師。如果我們的教育制度將來仍然維持現況,將不會有太多適合學醫的學生可以讓我們選擇。

她說,幾十年來,多數的醫學院學生,包括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的學生,都是經由大學聯考入學。在台灣對高中生進入醫學院就讀的非聯考方式始於不到10年前。舉例來說,在班上位居前五名的高中生(10%,班上的5/50),包括我個人,於1995年經由非聯考方式進入成功大學,而其他的45名醫學生則經由聯考入學。本校於1998年將經由非聯考方式入學的學生比例擴大為13.3%(10/70)

她指出,經過幾年的醫學教育後,醫學生開始體驗各種不同的醫學生涯,這可能與他們高中時所期盼的有相當大的差異。從回顧的觀點來看,醫學生對於如何選取適當的高中生有幾個意見。在台灣醫學教育正在進行改革的同時,醫學生實際上是直接受到影響的一群。因此來自醫學生的意見與建議將顯得有意義。在這個實驗性的研究中,我們不特定的收集了關於選擇適當高中生就讀醫學院的意見。

她進一步指出,這項調查將書面問卷發給成功大學各個年級的醫學生。為了描繪出醫學生對理想高中生的觀點,我們用開放性問題,對學生詢問關於理想的醫師、理想的醫學生、及理想的高中生的特質。

為了評估選擇高中生的最好方式,學生被詢問對於非聯考方式與聯考的態度。對於非聯考方式,學生可以對不同的評比標準衡量並做比例配分,同時對於面試問題及適當的面試官做出議議。尤其是在發生奧林匹亞數學競賽醜聞之後,我們詢問學生關於改進非聯考方式的建議。

為了評估那些選自非聯考方式學生的表現,學生被問及他們在經由非聯考方式入學與經由聯考入學學生身上所觀察到的差異。他們也被要求對於在醫學院過去幾年的自我表現做5個等第的評估,並對問卷的結果進行定性與定量的分析。

這項調查共發出420份問卷,得到178份回覆(40%)何雅琦在座談會的演講將強調以下幾點:1)非聯考方式的目標是選擇好的候選人還是剔除不適當者?2)非聯考方式的優缺點比如:公正性、公平性、開放性、主觀因素及醜聞。3)同儕對選自非聯考方式學生的評論:積極還是自我為中心,才智還是財富,善於表現還是自誇,以及傑出還是平凡。4)醫學生對於如何經由非聯考方式還是聯考選取高中生的建議。 (發言文)



問答集: 主答 / 林秀娟教授、何雅琦同學、蔡蕙如同學 (文)






「如何挑選醫學生」研討會,經過一天半的演講及圓桌會議討論,與會的國內外醫學院校長、院長、醫學系主任及教授等領導人取得以下的共識︰

1. 在學生方面︰

關於醫學教育的目標,與會人士同意醫師應該具備某些共同的特質,即,能力,憐憫心,終身學習的精神,以及社會責任。至於申請人的資格與特質,與會人士認為應由各校自行決定。

  2. 在入學委員會方面︰

關於入學途徑,與會人士認為經由面試入學的名額應該增加。至於申請入學,雖然目前仍然受限,這個途徑受到大家的偏愛。

調查顯示,在國內十一所醫學院中,有成大、高醫、輔仁、陽明、慈濟以及中山等所經由推甄招收部分學生;而台灣大學、陽明大學及台北醫學大學也接受申請入學。目前只有陽明大學同時接受推甄與申請兩種入學方式。雖然推甄與申請入學的制度目前並非多數學校都採行,但學校傾向採行申請入學作為招生的途徑看起來已經漸漸成為一種趨勢了

包括兩位來自美國的顧問等多位參與本次研討會成員提出要求,建議將來「申請入學」成為唯一的方式並且每位入學的學生都需要經過面試。現存過多不同的入學方式會造成社會大眾的困惑並招致懷疑與對改變的抗拒。

會議雖然也討論了是否要增加各高中推甄的名額,還是仍然認為應該要主張申請入學為唯一方式。

至於面試程序,部分與會人士認為一對一的方式較有益於學生的心理狀態,不過決定仍在於各校。

關於入學委員會的組成,會議討論到是否要包括校外人士或是護理人員或其他醫療相關人員。黃達夫院長認為,由於醫療是一種團隊行為,而且醫囑執行的品質取決於護理人員,因此委員會加入護理人員是很好的一件事。最後大家決定保留入學委員會中加入護理人員的決議。主席和大家分享社會學家以校外人士身分參與他們學校入學委員會的經驗,另外校外人士也可以是病患或是病患家屬。

對於委員會的人數、委員會是否應包括精神科醫師及其功用為何,也做了討論。多數與會者認為精神科學家有助於排除具有反社會人格的申請者、減輕接受面試者以及入學委員會的壓力。

不過與會人士也同意每次面試均有精神科醫師參與是不可能的。林秀娟醫師提醒大家面試委員會只是一個遵循入學委員會所設定規範而成立的功能性的團體,事前應接受訓練。本身為精神科醫師的楊明仁醫師指出,他對入學委員會的主要貢獻就是以觀察者的身分參與面試,並且在談話過度偏離時加以導回。

黃院長徵詢美國顧問關於他們的精神科醫師在入學委員會中所扮演的角色。佛斯特教授回答他們的精神科醫師和面試審查小組共同聽取面試委員討論面試情形,他認為精神科醫師對討論相當有幫助。達得森教授的學校則是精神科醫師是入學委員會的成員,入學委員會除了制定政策並且主導面試,精神科醫師的參與有助於委員會的自主性與公平性。

輔大的陸院長建議精神科醫師可以視為臨床學科的成員。不過由於臨床部份已經有內科及外科醫師代表,一般認為精神科醫師應歸屬另外部分。

和信醫院身心科王金龍醫師提出個人看法,認為精神科醫師可以幫助委員會精確指出學校所要的學生,並且從申請者中做出正確的選擇。他們對討論過程也有所助益,王醫師更相信身為入學委員會的成員對精神科醫師而言,也是一種經驗學習的好機會。

最後與會人士決議各校對於入學委員會的組成應有自己的想法與決策,圓桌討論所提出的名單僅供參考。至於女性代表可以來自任一部門 ( 主席、精神科、臨床學科、護理.)。佛斯特教授指出,入學委員會具有制定政策與針對選擇申請者做最後決定的功能。對於入學委員會成員的建議如下:

1.      主席/入學委員會副會長

2.      一位精神科醫師

3.      臨床學科教職員(內科,外科)

4.      女性教職員(一位或更多)

5.      學生(選擇性)

6.      一位護理人員

7.      基礎學科教職員

8.      一位教育專家

至於對面試委員的訓練,各校應有自己的政策與原則。

  3. 在評估方面︰

與會人士決議對於經由非聯考入學的學生做一個全國性資料的收集。設計一份問卷,針對學業表現、課外活動的參與、其他非專業性技能、中途放棄的比例及其去向等的評估做調查。藉由選擇過程透明化來杜絕徇私的問題,至於所使用的選擇方式也需要加以公開。

  4. 在校際合作方面︰

與會人士同意組成一個有別於醫學院院長會議的聯盟。聯盟成員將定期聚會討論由大學課程、醫學專業課程、乃至於住院醫師訓練課程的選擇程序。這個聯盟也將負責執行年度評估,另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教育社會大眾。

5. 其他議題方面︰

主席提出幾點圓桌討論未談及而他認為非常重要的議題。首先,對於那些未獲入學的學生申請複試的程序。其次,是否要設立全國性的配對辦法。第三,醫學院新課程的引進,例如,設立醫預科課程作為把醫學教育轉換為學士後課程的橋樑。

高中課程應修改成涵蓋層面更多,例如,人道、社會學科及道德。他認為如果選擇程序能加以公開,高中學生將能更善用時間。 

倪雨珠教授也提出幾點建議。首先,她建議醫學生入學前應接受健康檢查。其次,她對於學生擔任入學委員會的成員持保留態度,因為大多數的中國人都怯於表達意見。她建議對那些有學生擔任入學委員的學校進行研究。她提倡我們應該訓練學生勇於發表。第三,關於臨床學科人員擔任入學委員會成員,因為臨床醫師非常忙碌,她建議尋找替代人員。此外,有些人可能會排斥額外的工作量,所以她提議所有入學委員會及面試委員會的成員,應該因為他們的工作而受到認定。最後,她深信與高中學生及家長對談,有助於改進醫師的形象。她堅信教育社會大眾基本健康知識的重要,以及學生應該更參與社會工作。(圓桌會討論言全文)



我們應該以能身處這個豐富又充實的行業為榮



黃達夫院長︰我們在這一天半的時間裡,討論了從高中教育、醫學院教育、以至於我們希望對未來的醫師們所設定的目標等議題。由於時間有限,我們沒有辦法詳細討論。但是我們可以把這次的研討會視為是一系列研討會的開始,希望將來能更常有機會見面交換意見與心得。我們就好比是一個小型的AAMC ( 美國醫學院聯盟 )。美國的AAMC126位成員,我們今天在座的醫學院院長、教授來自全國所有十一所醫學院,大約是AAMC1/12—1/10。我們希望藉著這樣的研討會學習、成長。我們成長,醫學院教師們也成長,我們的醫學教育也會成長,連帶著我們的學生也才能跟著成長。

醫學是一門嚴肅的職業 (serious profession)。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有這樣的共識。醫學更是一門非常豐富而充實的職業 (rich profession)。佛斯特教授充分享受到這個職業的樂趣,即使已是七十高齡,仍然持續在執業;雖然現在已經不參予入學審核的工作,還是為我們提供諮詢。我個人的老師Wayne Rundle,直到他去世的前一週,仍然很盡職的在執業看診。我的內科主任Eugene Stead,他雖然已是九十高齡仍然一心一意為Duke大學的未來而努力。

醫學是一門非常豐富而充實 (extremely rich) 的職業,你可以當一位良醫(great physician),可以當一位講人道的人 (humanist),可以當一位科學家(scientist),更可以當一位公共政策的制定者 (public policy maker)。當今的公共政策制定者對醫學這個職業了解不夠,以致於所制定出來的政策只有部分正確,造成我們必須忍受現況。關於這點我們也難辭其咎,因為過去我們沒有足夠人數的醫師來參予公共政策的制定,所以今後我們要盡量參與這件事情。你可以當一位作家,像早期俄國的Anton Chekhov  ,美國有名的醫師詩人William Carlos Williams都是偉大的醫師身兼作家。

我們應該以能身處這個豐富又充實的行業為榮,我們更應該要培養我們的醫學生,讓他們享受這個豐富而充實的職業,讓他們更超越我們,好讓社會環境日漸提昇,而不是日易墮落。曾經有一位醫學院院長告訴我他無法信任醫界後進,這聽起來是多麼悲哀啊!我把這句話當成警訊,是不是我們沒有培育出好的「後代」呢?

相對的,我們的社會在培育醫師上也有應盡的責任。我給自己一個新的使命,就是說服我們的社會,對於培育足夠人數的醫師繼續做充分的投資。目前我們的醫師忙著看更多的病人,所以不能有足夠的時間給病人、做好醫病關係。佛斯特教授是一位經驗豐富而老練的臨床醫師,他堅持給每個病人至少30分鐘。在台灣這個環境裡,我們執業的現狀並不合理。

我們有責任去改善這個情形。我們可以從選擇好的醫學生做起,給他們很好的教育機會,提供他們制度嚴謹的臨床訓練。賴其萬教授是教育部醫學教育委員會的執行秘書。在他和主委黃崑巖教授及所有醫學院院長的努力之下,再加上外籍顧問的幫助,我們要持續來表達心聲與意見,讓教育部了解我們對醫學教育改革的重視。

(本文標題包括文中的分題均由編輯加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